引江济淮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干旱遭遇风险

作者:宋志红; 王辉; 景唤; 魏令伟; 江生金; 王永强; 王冬
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3, 21(05): 996-1005.
DOI:10.13476/j.cnki.nsbdqk.2023.0095

摘要

干旱遭遇会严重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效益发挥,为科学评估引江济淮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的干旱遭遇风险,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Copula理论构建水源区和受水区干旱指数的联合分布,分析历史和未来两个区域干旱演变规律以及干旱遭遇风险变化。结果表明:1960—2020年水源区和受水区发生干旱的频率分别为27.32%和29.78%;未来情景下两个区域干旱发生频率均有明显增加,尤其高排放情景下特旱发生频率增加超过10%;非汛期水源区和受水区同时发生干旱的概率比汛期高5.49%;未来汛期和全年干旱遭遇频率预计有明显增加,非汛期干旱遭遇频率略有降低;在中高排放情景下(SSP2-4.5和SSP5-8.5),远期干旱遭遇频率相对更高。干旱遭遇风险增加对跨流域调水工程效益发挥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制定适应性策略,为调水工程正常运行管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