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母亲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生活质量的关联

作者:李春荣; 罗胜钰; 林莉; 陈维清; 任妍; 张梦; 郭雅伟*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23, 44(01): 81-84.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1.018

摘要

目的 分析母亲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生活质量的关联,为推进生命早期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5—7月在成都市选取14所幼儿园4 233名学龄前儿童及其母亲参与本项研究。利用在线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母亲教养方式及儿童的生活质量。结果 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为(80.17±9.81)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情感温暖得分与学龄前儿童的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β高分组值分别为2.63,4.95,12.05,6.54,4.88,P值均<0.05)。母亲拒绝和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则与学龄前儿童生活质量各维度(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及总分(心理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拒绝高分组:β值分别为-9.39,-10.82,-7.12,-6.04,-8.00,-8.35;过度保护高分组:β值分别为-6.71,-5.85,-3.08,-2.39,-3.77,-4.51,P值均<0.05)。母亲高水平的拒绝教养方式与儿童情感功能的关联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3.23,P<0.05)。结论 母亲教养方式是影响学龄前儿童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有利于提高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质量。

  • 单位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