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髓劳的中医分期诊断证候要素,明确其证型演变规律。方法:录入急性髓劳病例92例,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证候,同时按照"三期四型"理论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ROC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初期有43例患者的临床证候特征符合热毒壅盛型,有49例患者的临床证候特征符合阴虚火旺型;中期92例患者的临床证候特征均符合气阴两虚型;后期92例患者的临床证候特征均符合阴阳两虚型。热毒壅盛型主要证候为壮热,颜面潮红,出血,头晕,小便色黄,舌红,苔薄黄;次要证候为体倦乏力,便干,口渴,少寐多梦。阴虚火旺型主要证候为面白颧红,口干舌燥,出血,头晕,体倦乏力,耳鸣,舌红绛,少苔;次要证候为盗汗,心悸易惊,手足心热,小便色黄。气阴两虚型主要证候为面色少华,神情倦怠,胸闷,心悸易惊,自汗,手足心热,舌淡胖,少苔;次要证候为盗汗,纳呆,气促,畏寒恶风。阴阳两虚型主要证候为面色苍白,时冷时热,少寐多梦,自汗,腰膝酸软,舌淡胖,苔薄白;次要证候为盗汗,形寒肢冷,便溏。结论:急性髓劳的证型演变规律为热毒壅盛型/阴虚火旺型到气阴两虚型再到阴阳两虚型,初步形成了急性髓劳中医分型诊断标准雏形。

  • 单位
    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