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病因(重症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移植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各项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99例,其中重症肝炎44例(重症肝炎组)、失代偿期肝硬化55例(肝硬化组)。收集患者术前和手术当天(以d0表示)、术后1~7 d(以d1、d2、d3、d4、d5、d6、d7表示)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淋巴细胞绝对数(LYMPH#)、血小板(PLT)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比值(AD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肝移植患者术后7 d内预后不良(发生急性排斥或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判断肝移植患者术后7 d内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 重症肝炎组术前WBC计数、NEUT#、DBil、ALT、NLR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1),PLT计数、ADR、PLR均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0.01),2个组之间LYM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重症肝炎组d0、d1、d2、d3、d4时间点PLT计数、d1、d2、d3和d5时间点PLR、d1时间点NEUT#、d2时间点NLR均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0.05)。重症肝炎组d0~d7各时间点DBil水平均显著增高于肝硬化组(P<0.05),ADR均显著低于肝硬化组(P<0.001)。d0和d1时间点重症肝炎组DBil水平显著下降,肝硬化组则稍升高,d2时间点后2个组DBil水平均持续下降。2个组ADR均于d0、d1、d2时间点升高随后下降。d0~d7各时间点2个组之间WBC计数、LYMPH#、A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d1是肝硬化组术后7 d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R-d1判断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7 d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6。结论 不同病因肝移植患者术后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LR-d1可能是预测肝硬化患者术后7 d内发生不良预后(急性排斥或肺部感染)的潜在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