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以基底动脉为监测层面行脑动脉CT血管成像(HCTA)扫描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申请HCTA扫描的138例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9例,用Time Bolus法获得时间-密度曲线,分别测量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达峰时间,并分别以达峰时间计算HCTA实际扫描延时时间;对所得HCTA影像进行评价,分析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所测达峰时间是否都能用于HCTA扫描技术。结果:对所有138例检查者均测量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时间-密度曲线,大脑中动脉达峰点均值为6.427 5,实际延时时间17.82 s;基底动脉达峰点均值为6.630 4,实际延时时间18.21 s,两种测量方法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2,表明相关性较高。线性回归分析的回归方程为:大脑中A测量点数=1.035×基底A测量点数-0.424 4,R方为0.841 8,回归方程的方法分析F值为723.557,P值为2.64×10-56,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大脑中A实际延时时间=1.040×基底A实际延时时间-1.112 3,R方为0.839 9,回归方程的方法分析F值为713.652,P值为5.81×10-56,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卡方值=0.163,P=0.687,认为两组评分基本一致。结论:在检查者体位不适扫描状态及大脑中动脉显示不佳的情况下,以基底动脉为监测兴趣区可以达到常规HCTA以大脑中动脉为监测兴趣区相同的效果,且两种测量方法相关性较高,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可以为脑血管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成功地完成HCTA扫描,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