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代礼学家吴澄所著《礼记纂言》,收录了原本《礼记》中的36篇,并对其中19篇的原有内容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调整和改编,包括《王制》篇。吴澄对《王制》篇原文的调整和改编,除了《王制》开篇一段内容位置没有变化外,有所侧重地对其他的段落章句进行了归类性调整,可见吴澄并没有将《王制》篇视为一个原本成熟的整体篇章,而是认为或因为错简传抄而成为《礼记》原本的样子。吴澄对《王制》一篇的内容按照一定类别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所以具有改编的性质,而其归类标准以及排列顺序则为:"记制爵""记制禄""记度地居民""记教士官人""记制刑明禁""记质成制用""记养老恤穷""记廵守朝聘""记田""记丧""记祭"等部分。吴澄将原本的《王制》篇重新编排分作上述11个部分,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篇章。本文先以表格形式将《礼记·王制》篇原文与吴澄《礼记纂言》改编后的《王制》篇进行对比,叙述吴澄对《王制》篇所作调整和改编的基本情况,之后重点就吴澄对《王制》篇所作调整和改编的内在逻辑与合理性进行探析,以见吴澄所作改编的意义。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