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至1945年期间的东北文学,被称为"沦陷区文学"。沦陷区话剧文学一直处于边缘。纵观沦陷区话剧文学,其主题中的压迫中的抗争、隐忍中的反抗、专制中的附逆等精神和思想,体现了东北沦陷区话剧文学独有的艺术价值:反映了铁蹄下东北人民的斗争、呐喊、屈辱和叹息,反映了作家在民族危难时刻勇于斗争的精神和个别作家背离民族大义的错误立场。这些剧作增加了中国话剧文学主题的维度,在中国话剧文学史上是独有的一页,和沦陷区小说、散文、诗歌等共同构建了沦陷区文学的完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