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儿童主体性的价值对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存在儿童主体性意愿表征丧失与研究关注蓄力不足的缺位状况。后喻文化理论的"文化反哺"思想与家庭社会学的"反馈"模式为儿童主体性的重建提供了可能与思路借鉴。家庭教育中儿童主体性表现为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的意识与行动,家长需要构筑平等、尊重的交往空间,激发儿童主体性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