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婴儿食物不耐受相关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变化情况,为临床分析患儿身体状态和疾病过程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免疫印迹法对血清中28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进行分析,研究产生食物不耐受的食物种类与年龄、季节、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 2 919例患儿中有2 566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87.9%。按年龄分析1~6个月婴儿阳性率与7~12个月患儿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个月婴儿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种类以≤1种为主,7~12个月以≥4种为主。按季节分析,不同季节间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具体食物,除鳕鱼、大米、小麦、燕麦、菠萝、橘子、菠菜、扇贝、蛤、茶、咖啡、蜂蜜、羊肉外,其他食物均存在一些差异。按性别分析,男女婴儿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辅食的添加,婴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食物种类会出现增加的情况,随着食物更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种类也会发生变化。临床医生应正确理解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种类的变化及其与过敏反应的区别,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
单位天津市儿童医院;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