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综观张骏祥的理论著述和导演创造可知,基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话剧演剧的现状与实际需求,致力于在中国与世界、传统与当下、理论与实践之间寻求一种能够在演剧中体现均衡、融会、协调的艺术契合点,籍以推进中国话剧舞台的现代化与民族化,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并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的重要贡献。在《导演术基础》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格体”论,在此框架下系统阐述了其现代导演观念、导演语言运用的基本方法及效果,并善于结合当时中国话剧舞台的状况和特点,每每使用自己或同时代其他中国导演的作品作为实例和样本。这种“中国化”的话剧舞台探索意识和“格体”论意义上的演剧思维方式,在其主要导演作品中也得到明确体现,以《北京人》《牛郎织女》最具代表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