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氨化秸秆还田方式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及玉米生长规律的影响,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进行了盐碱地大田玉米试验研究。试验共设置4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为:将氨化秸秆在土壤表层按1.2 kg/m2覆盖(F1);将氨化秸秆在土壤表层按0.9 kg/m2覆盖,同时按0.3 kg/m2在土壤下30 cm处还田(F2);将氨化秸秆在土壤表层按0.6 kg/m2覆盖,同时按0.6 kg/m2在土壤下30 cm处还田(F3);将氨化秸秆按0.3 kg/m2在土壤表层覆盖,同时按0.9 kg/m2在土壤下30 cm处还田(F4)和无秸秆还田对照组(CK)。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都表现出抑盐表聚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处理组F2抑盐效果最为显著。双层氨化秸秆还田处理组F1、F2、F3、F4保水效果依次减弱,但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各处理组保水效果越来越显著。秸秆还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处理组F2、F3产量最高且与对照组(CK)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考虑保水抑盐及玉米生长发育处理F2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