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19年中国5~24岁儿童青少年疾病负担趋势研究

作者:刘云飞; 钟盼亮; 党佳佳; 马宁; 师嫡; 宋逸*
来源:首都公共卫生, 2021, 15(06): 321-325.
DOI:10.16760/j.cnki.sdggws.2021.06.016

摘要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5~24岁儿童青少年疾病负担趋势,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投资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以下简称GBD 2019)提供的中国儿童青少年1990-2019年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数据,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疾病负担在1990-2019年的变化趋势。GBD 2019将导致死亡、疾病或伤残的原因分为3大类型:(1)传染病、孕产妇疾病、新生儿疾病和营养不良;(2)非传染性疾病;(3)伤害。结果 3大类原因导致的死亡和DALY在1990-2019年均下降,其中造成儿童青少年死亡最多的负担是伤害,而造成DALY最严重的负担是非传染性疾病。近30年来,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率从46.22/10万(95%UI:40.88~52.12)下降为20.36/10万(95%UI:17.58~23.38),其死亡情况在男性儿童青少年和20~24岁青少年群体中最严重;非传染性疾病DALY率从5 826.12/10万(95%UI:4 650.81~7 193.56)下降为4 701.50/10万(95%UI:3 589.28~5 978.50),其损失情况随年龄增大愈发严重。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分析结果均与总体趋势一致。结论 过去3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死亡和DALY情况得到极大改善,已从伤害超额型国家转变为非传染性疾病主导型国家。减少男性儿童青少年以及年龄较大青少年的伤害发生,以及关注非传染病造成的DALY损失,提高儿童青少年生存质量仍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