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视角来看,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人们对于狐狸形象的认知是正面的,九尾狐曾一度被视为瑞兽,但也是在这一时期,志怪小说兴起,能化身为人的狐妖故事开始出现。唐代白居易的诗作《古冢狐—戒艳色也》将妲己与褒姒比作"狐妖",间接地影响了后世《全相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的创作,以及《西游记》对于狐妖形象的刻画。此外,程朱理学在客观上促进了妖狐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及认知观念的形成。

  • 单位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