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肱骨髁上阶梯截骨(M-HSSCO)技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5例肘内翻患儿资料,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6~11岁[(8.5±0.3)岁]。术中使用M-HSSCO技术进行截骨矫形,肱骨鹰嘴窝近端0. 5~1.0 cm处L形截骨,外侧保留三角骨块,近端截骨线同样为L形截骨,外侧去除三角骨块,以内侧骨皮质和骨膜作为旋转支点,双L形截骨面抱紧闭合。采用Bellemore评价系统评价截骨矫形术后,患侧提携角与健侧提携角的差异,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角度与术前肘关节屈伸活动角度的差异,以及有无残余内翻畸形和需要手术处理的并发症。结果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患侧提携角-(15°~30°)[-(22.20±1.4°)。],术后5°~10°[(7.60±0.47)。],末次随访5°~9°[(7.30±0.40)°],术后的提携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4,P=0. 000)。末次随访的提携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P=0.000)。术前肘关节活动范围-5°~130°[(132.5±0.5)°],术后0°~125°[(123.6±1.4)°],末次随访0°~130°[(126. 8±1. 3)°],至末次随访时,无明显矫正丢失,与术后及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评估结果 :优92. 0%(23/25例)、良18. 0%(2/25例)、差0(0/25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关节不稳、再骨折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结论对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患儿采用M-HSSCO技术进行截骨矫形可行性较高,并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