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进行下肢超声检查,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n=10)和未发生组(n=188)。分析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患者的糖尿病比例、未进行术后物理抗凝治疗的比例、未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比例、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未发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于未发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水平高、血小板计数高、合并糖尿病、未进行术后物理抗凝治疗、术后卧床时间长、未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均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够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