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置换液预加温对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有无影响。方法 通过SPSS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将98例病例预先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CRRT过程中按照常规方式加温,试验组在常规加温基础上预先把置换液在37 ℃恒温箱中预热。记录2组CRRT各项参数、患者每小时体温及血滤置管动静脉端温度;比较2组治疗前后溶血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对照组6、12、18、24、48、72 h内低体温发生率分别为20.41(10/49)、32.65%(16/49)、40.82%(20/49)、48.98%(24/49)、55.10%(27/49)、59.18%(29/49),试验组6、12、18、24、48、72 h内低体温发生率分别为6.12%(3/49)、14.29%(7/49)、20.41%(10/49)、28.57%(14/49)、34.69%(17/49)、38.78%(19/49),2组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3~4.804,P<0.05);对照组CRRT上机后6、12、24、48、72 h动静脉端温度差分别为(0.29 ± 0.25)、(0.24 ± 0.18)、(0.25 ± 0.17)、(0.27 ± 0.16)、(0.26 ± 0.14)℃,试验组6、12、24、48、72 h动静脉端温度差分别为(0.15 ± 0.21)、(0.16 ± 0.12)、(0.17 ± 0.10)、(0.15 ± 0.12)、(0.17 ± 0.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4~3.458,P<0.05)。当置换液速率<1 000ml/h,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为3/10,试验组低体温发生率为4/6,2组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液速率在1 000~3 000 ml/h,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为50.00%(12/24),试验组低体温发生率为19.05%(4/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3,P<0.05);当置换液速率>3 000 ml/h,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为93.33%(14/15),试验组低体温发生率为50.00%(11/22),2组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溶血相关实验室指标在CRRT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置换液预加温可安全有效降低CRRT患者低体温发生率,且当置换液速率>1 000 ml/h,预防低体温效果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