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孕早期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雪琴; 吴洁丽; 林小玲; 倪佳娜; 金燕群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2022, 37(03): 561-564.
DO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2.03.053

摘要

目的探讨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中应用孕早期规范化超声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检查的7 94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在孕11~13+6周期间对其行孕早期规范化超声筛查。对怀疑有胎儿CHD的孕妇,2~4周后复查胎儿心脏超声,密切追踪可疑胎儿CHD病例。对于符合孕早期胎儿心脏严重结构畸形诊断标准,且选择引产的孕妇,引产后行病理检查,并将其结果与超声筛查进行对比。对于已确诊并选择继续妊娠者,在孕18~24周时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生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与产前结果进行对照。同时建议孕妇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结果 7 945例孕早期胎儿超声筛查疑似胎儿CHD 49例,失访10例,39例孕妇中2例孕早期三血管切面显示不清,1例心肌回声增强,后期随访心脏未见明显异常,最终确诊胎儿CHD 36例,36例中有27例NT增厚(NT值≥3.0 mm)。30例引产,引产后尸体解剖结果符合孕早期超声筛查结果。孕早期超声筛查怀疑CHD中有10例进行产前诊断(绒毛穿刺、羊水穿刺或脐静脉穿刺),5例染色体核型和CMA异常。结论孕早期规范化超声筛查可早期筛查胎儿CHD,具有较大的产前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温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