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在界定产业链供应链等系列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供应链、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研究进展,发现国内关于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文献多侧重安全性,即供应链风险管控,而国外文献多侧重对供应链成员关系、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此外,在讨论产业链与供应链自主可控问题时,忽视了宏微观结构、组织联系,缺乏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系统性、基础性研究。文章从一般企业产品供应链入手,围绕核心企业——制造商的输入品性质的不同,将供应商分为两类,即第一类供应商和第二类供应商。分析发现,第二类供应商概念的提出和对供应商的这一分类是深刻理解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关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