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医共体模式下社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推广的影响因素, 为实现医共体社区内各站点PICC维护门诊的全覆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 于2021年1—2月选取杭州市参与医共体模式的10家社区中置入PICC的79例患者和参与PICC维护的67名社区护士为研究对象, 采用患者调查问卷和护士调查问卷分别对患者和护士进行调查, 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医共体模式下社区PICC维护推广的影响因素, 并对社区护士行PICC维护理论知识与操作进行考核。根据社区8个月内PICC推广情况, 将PICC维护患者≥40例的3家社区设为推广优势社区, 其余7家社区设为推广劣势社区, 对比分析优劣势社区间推广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调查的单因素分析中, 付费方式、行动能力、交通方式、交通费用、接受随访、对社区就诊流程和维护技术满意度是医共体模式下社区PICC维护推广的影响因素(P<0.05)。护士调查的单因素分析中, 宣传途径、绩效分配、排班方式、家庭医生团队和上门维护是医共体模式下社区PICC维护推广的影响因素(P<0.05)。优劣势社区护士PICC并发症知识与操作技能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患者行为能力、有无接受随访是社区PICC维护推广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基于医共体模式在社区开展PICC维护同质化培训与管理, 利用家庭医生团队对置管患者落实常态化随访, 简化社区PICC维护流程, 加强多种途径宣传, 持续提升社区护士PICC并发症处理能力, 调整绩效分配方案等举措提升护士能动性, 加强综合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联动机制, 对社区提供会诊支持, 同时解决社区PICC维护规定病种报销途径等, 可促进社区PICC推广维护。

  • 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