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条槭总黄酮提取物抗小鼠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胡毅翔; 刘任祝; 郭小兰; 李伟; 刘亚; 雷海波; 刘湘*
来源:西北药学杂志, 2020, 35(01): 67-72.
DOI:10.3969/j.issn.1004-2407.2020.01.016

摘要

目的研究茶条槭总黄酮提取物(AF)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茶条槭总黄酮提取物(AF)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400,200和100 mg·kg-1)和秋水仙碱组(4 mg·kg-1)。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用0.4 g·mL-1的CCl4腹壁皮下注射复制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层黏连蛋白(LN)的含量以及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肝脏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用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信号转导分子-2(SMAD2)mRNA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TGF-β1和SMAD-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F高、中剂量组血清ALT、AST、LN含量及Col-Ⅳ、IL-8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α-SM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CCl4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肝组织TGF-β1、SMAD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可减轻实验性小鼠肝损伤并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通路的激活有密切关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