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小鼠下肢缺血预适应0~4天,观察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影响二甲苯致小鼠耳廓水肿的量效关系。方法:昆明种小鼠分五组,每组11只。用棉线绳捆绑小鼠大腿上部5分钟再松绑5分钟进行重复短期缺血再灌注,三回合完成一次缺血预适应。各小组分别进行0~4天RIPC,每天一次。4天后利用二甲苯致炎作用观测小鼠耳廓的水肿值。结果:与对照组(RIPC 0天组,14.5±8.61 mg)相比,实验组(RIPC1-4天组:11.9±8.12 mg;7.0±8.49 mg;4.9±4.91 mg;0.6±2.99 mg)均可使小鼠耳廓水肿值降低,自2天组开始RIPC降低水肿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C次数与抑制小鼠耳廓水肿度之间线性关系明显,相关系数为(-0.9938)。结论:RIPC可减少二甲苯性小鼠耳廓水肿值,且实施的次数与水肿值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提示RIPC1-4天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之间有量效关系,累积效应明显,四天的RIPC便几乎可以达到减轻水肿的最大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