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威胁各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和健康损失。多个国家地区研制出了若干种社区筛查工具,在多个人群中得以运用。本综述通过对各种筛查工具的来源、应用方法、优缺点和临床应用进行逐一介绍,为骨质疏松症的社区筛查工作者提供参考和依据。运用PubMed、EMbase及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社区(community)""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筛查(screening)"和"工具(tool)"为关键词,检索2015-01-01-2019-12-31相关文献。共检索到中文文献1 205篇,英文文献126篇。纳入标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成人及社区筛查的相关研究。排除标准:继发性、绝经后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及基因筛查等相关研究。最终34篇文献纳入分析。结果表明,亚洲骨质疏松症简易自测工具(OSTA)计算简便,适合筛查大样本人群;骨质疏松危险评估工具(ORAI)灵敏度较高,容易出现较高的假阳性;骨质疏松评估简易评分法(SCORE)和骨质疏松预筛选风险评估(OPERA)的特异度较高,适合筛检阴性人群;男性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MORES)法对男性的筛查效果较好;Garvan nomogram法在女性中筛查效果较好;骨质疏松危险指数(OSIRIS)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但国内研究较少。1min快速测试问卷中,父母髋部骨折、腹泻史及身高降低是更具有意义的风险预测因子。骨折风险评价工具(FRAX)是预测患者发生骨折风险的软件,国内运用较为广泛,但存在诸多局限。定量超声骨密度法携带方便、操作简便,但重复性差。骨代谢指标可诊断和预测骨质疏松症,但需要结合实验室诊断技术。综上所述,不同的筛查工具和方法各有优缺点,应将多种筛查工具进行联合应用,以提高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单位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