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嗜酸性肉芽肿21例临床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叶成坤; 谢满意; 于如同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2): 136-137.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92.064

摘要

目的分析21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式及预后,并总结为嗜酸性肉芽肿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治疗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颅脑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女=2:1,年龄265 (13.5±5.2)岁。发生部位:额部9例,顶部6例,颞部5例,枕部1例。18例患者主诉为发现头皮下包块伴局部压痛为首发症状,2例患者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伴恶心呕吐。1例患者为体检发现。入院常规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胸部平片及四肢X线、心电图、头颅平片或CT检查。本组20例患者行扩大病灶切除术,1例多发颅骨病灶并有颅底侵犯行骨穿后转血液科继续治疗。进行诱导化疗治疗。所有20例病例经手术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至3年,2例在3年内出现其他部位再次出现发病,予以再次手术,1例广泛颅骨侵犯者经血液科治疗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为良性病变,目前对于单发病例主张扩大颅骨切除术。术中需要处理病变硬膜,对于多发及侵犯颅底的SEG者活检明确后可行放化疗综合治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