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双低模式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建平; 雷益*; 王玉理; 刘立红; 刘侠静; 余娟
来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9(07): 9-12.
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19.07.003

摘要

目的:研究128排双源CT低千伏管电压辐射剂量快速闪光Flash扫描模式结合低剂量造影剂在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CTPA检查的72例疑似肺栓塞患者,按扫描方式分为双低组和常规组,每组36例,造影剂碘帕醇以370 mgI·mL-1的浓度使用。双低组扫描管电压为100 kV,造影剂用量为35 mL,常规组扫描管电压为120 kV,造影剂用量为60 mL。比较两组扫描图像的肺血管CT值、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CT容积计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双低组上腔静脉及肺静脉CT值〔(98.81±10.44)Hu; 108.08±5.01)Hu〕均低于常规组〔(166.47±18.24)Hu;(144.89±14.16)Hu〕,但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干及右肺动脉干CT值〔(372.22±14.09)Hu;(359.22±12.67)Hu);(364.58±12.51)Hu〕则高于常规组〔(364.72±13.12)Hu;(352.67±10.67)Hu;(358.58±10.48)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组SNR、CNR、CTDIvol、DLP及ED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管电压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在双源CT快速闪光Flash扫描模式行CTPA检查时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同时,它可以显著减低受试者的辐射剂量和造影剂的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