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川芎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

作者:漆国栋; 漆伟*; 刘才英; 李姝君; 江琼*
来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 22(07): 805-810.
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22.07.010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川芎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黄芪-川芎的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筛选SCI疾病靶点,绘制韦恩图得到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R 3.6.0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及成分,用PyMol 2.5.0软件和AotoDock软件绘制相应分子对接图谱。结果:获得黄芪-川芎活性成分26个及对应靶点97个,SCI疾病靶点690个,韦恩图显示共同靶点38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619个生物学过程、35个分子功能和13个细胞成分(校正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88条通路(校正P<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TGS1蛋白与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7-O-甲基异木糖醇、亚油酸乙酯和杨梅酮均结合稳定。结论:黄芪-川芎治疗SCI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神经元凋亡及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等多途径多通路相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