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应用CT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成像技术探讨幕上各分水岭区血流灌注与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97例单侧ICA狭窄(≥50%)患者的临床及CTP资料,并以37例无血管狭窄(或单侧ICA狭窄<50%)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CT平扫、CTP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对称性选取双侧幕上各分水岭区,进行参数值的测量。分析不同狭窄程度组各分水岭区的灌注状态。结果 单侧ICA狭窄时,各个分水岭区患侧与健侧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较健侧时间延长;仅在半卵圆中心患侧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较健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角白质患侧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较健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角和后角的灰质CBF、CBV均高于同侧白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卵圆中心rCBF、rTTP、rMTT在不同狭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冠r TTP、r MTT在不同狭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角白质rTTP在不同狭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成像能够有效评价幕上分水岭区脑血流灌注情况。单侧ICA狭窄时,不同分水岭区脑血流灌注存在差异;单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时,仅半卵圆中心表现为低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