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质量浓度对凤眼蓝生长和生理指标尤其是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迎颖; 宋雪飞; 徐佳兵; 周庆; 刘海琴; 王岩; 张志勇*; 宋海亮
来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 30(06): 39-46.
DOI:10.3969/j.issn.1674-7895.2021.06.05

摘要

以NH4Cl为氮源,设置0.0、0.5、2.5、5.0、10.0、20.0和40.0 mg·L-17个氮质量浓度水平,对培养21 d后各处理组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Mart.) Solms]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尤其是氮代谢关键酶(包括谷氨酸脱氢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进行比较,对这些指标与氮质量浓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对与氮质量浓度显著相关的指标和全氮含量进行Z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看,随着氮质量浓度提高,株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全氮含量和氮增加量先升高后降低,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全磷含量和磷增加量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叶绿素相对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逐渐升高,根长逐渐下降,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则波动变化。根长与氮质量浓度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氮质量浓度呈显著(p<0.05)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氮质量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干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氮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氮质量浓度5.0~40.0 mg·L-1处理组相关指标综合评价值的总和(∑Zi)均为正值,其中,氮质量浓度40.0 mg·L-1处理组的∑Zi值最高(4.91),氮质量浓度5.0和10.0 mg·L-1处理组的∑Zi值较高(分别为2.55和1.29)。综合所有结果,适合凤眼蓝生长发育的氮质量浓度为5.0~40.0 mg·L-1,尤其是5.0~10.0 mg·L-1,既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又能充分发挥植株的氮吸收能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