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金山红柴枝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作者:朱贵珍; 丁彦芬*; 卓启苗; 余慧; 董丽娜*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8(01): 29-33.
DOI:10.13759/j.cnki.dlxb.2020.01.006

摘要

为了制定森林保护策略和促进次生林的演替,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南京紫金山红柴枝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南京紫金山天然次生红柴枝种群进行样方调查,建立种群生命表和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描绘红柴枝种群的结构特征,并采用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和时间序列模型定量分析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红柴枝种群属于增长型,在外部干扰时,种群结构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为1.64%,表明该种群趋于稳定型;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各龄级死亡率较相似,具有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时间序列预测,在未来的2、4、6、8、10、12各个龄级后,红柴枝老龄个体逐渐增多。适度的人工辅助及生境的保护是保持红柴枝种群自然更新和种群恢复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