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2019年5月过士行新版《鸟人》上演为契机,对比《鸟人》在20世纪90年代的受欢迎与当下"失语"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分析当代中国30年内文化领域中三个"基因"的改变。在小剧场不承担美学"先锋"角色之后,在如"西学热"等文化潮流退潮后的当代中国,如何用舞台语言表现消费话语、人性荒诞、悲剧艺术是当代剧场的客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