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被动筛查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分析通过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LIA)被动筛查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 TP)阳性的患者,并且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结实验(TPPA)试验进一步确认,确诊647例梅毒感染者;并对647例梅毒感染者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Anti TP值<10 S/CO阳性例数801例,TPPA阳性276例,阳性率34.46%;RPR阳性51例,阳性率6.37%;TPPA和RPR都阳性49例,阳性率6.12%;Anti TP值>10 S/CO阳性例数369例,TPPA阳性363例,阳性率98.37%;RPR阳性129例,阳性率34.96%;TPPA和RPR都阳性123例,阳性率33.33%。Anti TP最高值34.98 S/CO,对应RPR 1︰2;RPR最高值1︰32,对应Anti TP 26.66 S/CO。临床表现上Ⅰ期梅毒25例,以外生殖器硬下疳为主;Ⅱ期梅毒39例,以掌跖暗红斑、玫瑰糠疹样为主;潜伏梅毒118例;感染过梅毒目前没有传染性465例。绝大多数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结论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梅毒上机操作简单、经济方便、Anti TP值>10 S/CO阳性率高。但同时还应对阳性者进行RPR和TPPA检查,以指导治疗和随访。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