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年3—9月,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氮负荷增强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氮负荷水平下(NNt,对照处理,0 g·m-2·a-1;NLt,低氮处理,12.5 g·m-2·a-1;NMt,中氮处理,25.0 g·m-2·a-1;NHt,高氮处理,75.0 g·m-2·a-1)湿地表层土壤磷赋存形态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氮负荷水平下表层土壤中的活性磷(Resin-P、NaHCO3-Pi、NaHCO3-Po)、中等活性磷(NaOH-Pi、NaOH-Po、Sonic-Pi、Sonic-Po)和闭蓄态磷(HCl-Pi、Residual-P)含量均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变化,其中活性较高的无机磷(NaHCO3-Pi、NaOH-Pi、Sonic-Pi)含量均在4—6月相对较高且变化一致,而在6—9月均呈降低趋势;但活性有机磷(NaHCO3-Po、NaOH-Po、Sonic-Po)的含量变化整体与之相反.氮负荷增强整体增加了表层土壤中的活性磷、中等活性磷和闭蓄态磷含量.相较于NNt处理,NLt、NMt和NHt处理下的活性磷含量分别增加了4.56%、13.28%和3.00%,中等活性磷含量分别增加了5.28%、1.77%和2.51%,而闭蓄态磷含量分别增加了6.05%、9.00%和4.87%.不同氮负荷水平下表层土壤中各形态磷含量的动态变化一方面与土壤氮养分(特别是NH4+-N)和pH的变化有关,另一方面还可能与研究时段内的芦苇生长节律以及植物-土壤之间的磷养分供给关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湿地土壤活性磷、中等活性磷和闭蓄态磷含量均在低氮(NLt)或中氮(NMt)负荷水平下增加明显,但在较高氮负荷水平下(NHt)增幅不大,说明中低氮负荷水平更有利于维持土壤有效磷库的稳定,并可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