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镰孢茎腐病、镰孢穗腐病和小斑病是该区玉米生产上的3种重要病害,也是品种审定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的关键病害.为了明确玉米新品种对3种主要病害的抗性水平,为新品种审定、推广、引种及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作者于2021—2022年鉴定并评价了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和引种试验的405份玉米新品种对3种主要玉米重要病害的抗性.结果表明,对于玉米镰孢茎腐病,在2021年抗性鉴定试验202份品种中,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31.68%、9.90%、42.57%、6.44%和9.41%;2022年参试的203份品种中,5种抗性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60.10%、9.36%、15.76%、9.85%和4.93%,两年均以高抗和中抗类型为主.对于镰孢穗腐病,在2021年试验中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4.95%、66.83%、22.28%、4.95%和0.99%;而在2022年试验中,5种抗性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0、86.70%、11.82%、0.99%和0.49%,抗病类型两年均居主导地位.对于玉米小斑病,在2021年抗性鉴定试验中,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28.22%、30.69%、26.73%、14.36%和0,而在2022年试验中,5种抗性类型占比0.49%、51.23%、28.57%、18.23%和1.48%,两年均以抗病类型居多.总之,两年河南省参加区域试验和引种试验的玉米新品种中,对黄淮海地区3种主要病害抗性类型(包括高抗、抗病和中抗)的品种所占比例较高,反映出玉米育种单位对3种关键病害抗病育种工作比较重视,为生产上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玉米主要病害提供了重要支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