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目前约有1.25亿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 心肌梗死(MI)导致的缺血性心肌病(ICM)和心力衰竭(HF)是死亡、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我国China-HF注册登记研究[1]数据显示, 我国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合并冠心病(CHD)占49.6%, 合并MI占34.4%。冠心病合并ICM和HF是一类需要特殊考量且治疗棘手的高危人群。最新的欧美有关HF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指南均推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应该作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退的CHD患者血运重建治疗的首选方式[2,3,4,5]。然而, 相较于LVEF正常的患者, ICM患者行CABG同期往往需手术处理MI并发症, 如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和室壁瘤, 围手术期可能需要循环支持, 手术死亡和并发症风险较高, 对术前决策、术中处理和术后管理均提出了更高挑战。中国急慢性心力衰竭外科注册登记研究[6]数据显示, 2012~2017年间各类HF外科手术13 665例, 各类型CABG超过60%(8 128例), 单纯CABG占48%(6 531例), CABG合并瓣膜或其他手术占12%(1 597例)。总体院内病死率4.1%, 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