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探究了半连续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有机负荷(organic loading rate,OLR)、搅拌速率和物料停留时间对甲烷产量的影响;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调控因素与厌氧体系中间产物和甲烷产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提高OLR至5.5 g VS/(L·d)时产甲烷效果最佳,平均日甲烷产量达到3084.40 mL/(L·d)。提高搅拌速率和物料停留时间可促进甲烷产生,但过低或过高的停留时间会导致NH_(4)~(+)-N和VFAs的积累并抑制厌氧产甲烷过程;综合考虑搅拌速率为20 r/min、停留时间为1 d最有利于甲烷的生成。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在厨余垃圾半连续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搅拌速率和物料停留时间对甲烷产量的影响大于OLR,其标准总效应分别为0.435、0.370和-0.04,主要是由于提高搅拌速率可有效缓解干式厌氧发酵中VFAs对甲烷产量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