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内畸形的20%~30%[1],根据Anderson分型[2]可分为膜周型、干下型和肌型。其中干下型VSD在亚洲人群中发病率较高[3],在经治疗的VSD中约占32%[4]。因靠近主动脉瓣,大量的过隔分流加之对缺损处主动脉瓣的支撑作用减弱,在病程早期即易造成主动脉右冠瓣脱垂,且自行闭合概率小,推荐尽早治疗。本文就干下型VSD治疗技术的进展做一综述。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