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气象要素对蒙自市非意外死亡人数的影响,建立干湿效应的健康风险预警模型。方法 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象要素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关联性和滞后性,评估冷热和干湿效应的交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随机森林算法(RF)与拓展的Shepard插值法和构造的非线性函数回归法的健康预警模型,检验干湿效应的健康风险等级的预警效果。结果 通过气象要素、空气污染物、非意外死亡人数之间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将平均气温、昼夜温差、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地面气压、平均风速及O3 7个因素纳入DLNM模型。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曲线呈“U”型,最小死亡风险分别位于18.0℃和76%。平均气温舒适区间为(11.0~22.5)℃,相对湿度舒适区间为58%~79%。通过随机森林定量分析,相对湿度、昼夜温差、平均气温和地面气压四类气象要素作为最优因子纳入预警模型。冷热和干湿效应的交互作用中,干冷效应没有出现,湿冷和干热效应比较显著。统计干湿效应健康风险等级的预警结果,拓展的Shepard插值法和构造的非线性函数法两种模型的独立样本预警准确率均大于50%,最高的准确率达到77.8%。结论 蒙自市非意外死亡人数受高温、低温、较大昼夜温差、低湿、高湿的影响较大,湿冷和干热交互效应也有显著影响。干湿效应的健康风险分级比较合理。构造的非线性函数法对低风险的预警准确率较高,拓展的Shepard插值法对中高风险的预警更为有效,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可以结合使用。
-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