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要紧密结合、协调一致。中小学校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显然,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在当下已经得到全社会认可,家校沟通也在逐步走向常态化。但是在这通向美好教育彼岸的征途中,随之而来的并非是“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想当然。如家长表现出来的群体性沉默现象,班主任在家校关系建设过程中的能力不足,家校协同的路径不明确等问题频频出现。如何打破家校之间沟通的壁垒,走向协同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