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生成拟态(VM)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77例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CD34染色检测MVD,免疫组织化学D2-40染色检测LVD,利用CD34和PAS双重染色检测VM,分析MVD、LVD和VM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浸润边缘的MVD为45.1±19.7,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30.4±11.2;结直肠癌浸润边缘的LVD为42.5±15.6,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21.6±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浸润边缘的MVD平均值在不同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神经侵犯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肿瘤浸润边缘的LVD为52.5±21.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30.1±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出现VM的例数在不同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神经侵犯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VD、LVD与VM呈显著密切正相关(r均>0.5,P<0.01)。结论结直肠癌中MVD、LVD和VM与其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对判断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乃至预后可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