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个人内心修养是中西方哲学的关注焦点之一,亚里士多德和孟子关于"善"的讨论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应运而生,与国家的政治和政体相联系。亚里士多德倡导善政,涵盖了伦理和治理两个方面的内容,伦理是治理的基础、目标和标准,治理是伦理的实施和载体。国家的目的是实现善,为了使人们过上优质的生活,在政治中得到享受和满足。孟子的"性善论",是传统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与心连在一起而加以论述的,"性善"的"性"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两者都是一定社会阶段的历史产物,所以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中西方哲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