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是以村民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载体,其背后蕴含着乡村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宗族意识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云南撒玛坝梯田村寨空间的整体性特征背后反映了其特定的社会语义:其"林、水、田、村"四要素同构的协调性,源自哈尼族原始自然崇拜的生态意识;其生产与生活空间组合的有机性,源自特定历史阶段下哈尼人对资源承载力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集体认知;其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聚合性,源自村寨内血缘和亲缘脉络的体现;其村寨风貌特色的一致性,源自同根同源的民族文化内涵;其公共场所的功能性与标识性,源自哈尼族精神生活的吸引和归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村寨空间的社会语义发生了诸多变迁,村庄规划需要充分认识原有的空间特征、社会语义,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