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在病毒性角膜炎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秦力维; 廖强华; 石芊; 彭秀军; 曹利群; 高原; 郭建巍*; 陈昌国; 陈秋圆; 马志家
来源:转化医学杂志, 2020, 9(01): 37-40.

摘要

目的为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进行疱疹病毒病原学快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未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根据病情分别取其泪液或病变区角膜上皮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 virus,HSV) 1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和EB病毒(EB virus,EBV)的核酸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9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有54例检测出疱疹病毒核酸,检出率为60. 0%;发病后首次就诊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疱疹病毒核酸的检出率为94. 7%,明显高于多次发作后就诊的患者(检出率为34. 6%),2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发病后首次就诊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毒为HSV1、EBV和HSV2,多次发作后就诊的患者感染的病毒主要为HSV1和HCMV。5种疱疹病毒中HSV占病毒检出数的74. 0%,上皮型角膜炎中疱疹病毒核酸的检出率为30. 6%,基质型角膜炎中疱疹病毒核酸的检出率为95. 1%,基质型角膜炎中疱疹病毒检出率高于上皮型角膜炎(P<0. 001)。上皮型角膜炎中HSV1病毒的检出率和平均拷贝数明显高于其他病毒;基质型角膜炎中HSV1、HSV2病毒的拷贝数明显高于其他疱疹病毒拷贝数。结论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应尽早进行核酸检测以明确疱疹病毒类型及拷贝数,检测结果为进一步的抗病毒治疗和疗效判断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