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技术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定量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织特征,探讨其在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例组)和1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T1 Mapping序列扫描,测量心肌、血池T1值并计算平均T1值。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增强前后平均T1值、ECV值的差异,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增强前T1、ECV区分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计算增强前T1、ECV鉴别两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病例组心肌增强前平均T1值及ECV值大于均对照组,分别为(1 276.64±141.01)ms和(48.15±8.52)%,心肌增强后平均T1值为(382.71±39.17)ms小于对照组,增强前心肌平均T1值、ECV区分病例组与对照组的AUC值分别为0.931、0.970,增强前平均T1值鉴别急性心肌炎组与对照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9%、92.9%、92.7%,ECV值鉴别急性心肌炎组与对照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在90%以上。结论 T1 Mapping技术及ECV能定量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织特征,通过测量增强前T1值及ECV值大小可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提高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率。

  • 单位
    贵州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