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漂浮箱法和扩散模型法测定淡水养殖鱼塘甲烷排放通量的比较

作者:胡涛; 黄健; 丁颖; 孙志荣; 徐梦凡; 刘树伟; 邹建文; 吴双*
来源:环境科学, 2020, 41(02): 941-951.
DOI:10.13227/j.hjkx.201905092

摘要

本研究以我国东南部地区淡水养殖鱼塘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采用漂浮箱法和扩散模型法同步原位观测其CH4排放通量,旨在明确运用两种不同方法观测CH4的排放特征、排放强度及其驱动因子,综合比较两种方法观测结果的差异性,其中扩散模型法能够进一步量化扩散传输对CH4排放通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观测的CH4排放通量有相似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夏秋季排放高,冬春季排放低.通过漂浮箱法观测淡水养殖鱼塘CH4排放通量的变化范围为0. 14~3. 13 mg·(m2·h)-1,其年平均排放通量为(0. 86±0. 30) mg·(m2·h)-1,而由扩散模型法估算出鱼塘CH4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0. 04~1. 41 mg·(m2·h)-1,其年平均排放通量为(0. 45±0. 08) mg·(m2·h)-1.基于两种方法观测的CH4排放通量具有相同的环境驱动因子,CH4排放通量与水温、底泥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水体化学需氧量(COD)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水体溶解氧(DO)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合比较两种方法观测结果,发现由扩散模型法估算出的淡水养殖鱼塘CH4排放通量约为漂浮箱法测定结果的45%左右(P <0. 01),扩散模型法可能低估淡水养殖系统CH4排放通量.综上所述,漂浮箱法更适合用于观测我国东南部内陆地区淡水养殖生态系统CH4排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