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史学译介是清末史学革命的催化剂,但译学领域对此关注不多。本文着重分析林则徐、艾约瑟、梁启超三位不同时期、不同群体译者的史学译介,并兼顾晚清整体译介情况,综合文本分析和史学观念分析,认为晚清史学译介推动了"世界"意识和史学结构的现代性演变。传统"天下观"是晚清初期编译西方史学的主要解释资源,随着译著中史地知识和现代史观的积累,"天下观"在译介中演变为"世界观",同时引发史学话语中"志"与"史"的调整,晚清史学译介是新史学创立与赓续的一个重要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