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

作者:陈丽花; 骆丁; 程鹏飞; 张娜; 周明; 张华*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2022, 42(04): 285-292.
DOI:10.3969/j.issn.1002-1949.2022.04.003

摘要

目的 探讨性别差异与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方法 检索与收集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性别与OHCA患者预后相关的研究,进行偏移风险评估后通过RevMan 5.3软件对OHCA患者的自主呼吸循环恢复(ROSC)、入院生存率、出院生存率、神经功能预后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队列研究,涉及449 128例患者,其中女性组173 747例,男性组275 381例。研究结果显示,男性ROSC(OR=1.05,95%CI 1.07~1.15,Z=5.68,P<0.00001)、出院生存率(OR=1.46,95%CI 1.48~1.93,Z=7.68,P<0.00001)、神经功能预后(OR=1.40,95%CI 1.37~1.44,Z=25.02,P<0.00001)均优于女性,女性在入院存活率方面优于男性(OR=0.95,95%CI 0.94~0.97,Z=5.88,P<0.00001)。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苏后进行目标体温管理(TTM)[OR=1.33(1.21~1.46),P<0.00001;OR=1.40(1.18~1.66),P<0.0001]、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OR=1.44(1.25~1.65),P<0.00001;OR=3.06(2.39~3.93),P<0.00001]、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OR=2.32(1.75~3.07),P<0.00001;OR=1.58(1.14~2.21),P=0.007]的OHCA患者出院生存率均增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复苏后进行TTM、PCI、CAG对结果有明显影响。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性相对良好。结论 OHCA后男性的生存获益显著,并且女性面临不良神经功能预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