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对上海音乐学院1956年民乐系成立前的民乐艺术及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指出,1927年后,在西方音乐学院体系下,上音民乐艺术教育的职业化与综合性探索起步,奠定了“国乐改进”的思想基础,“重庆时期”则在战时的特殊历史时段,融入了“学理研究”的强烈色彩。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音乐学院在音乐民族化的主导思想下,完成了民乐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职业化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形塑。上述历史过程及其断代特征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民乐专业办学所处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及特定音乐家的因素所促成。
-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