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食管不同部位肌层的组织学特征,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AC患者食管肌层中的分布和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就诊并经胃镜、钡餐造影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检查确诊, 并接受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的21例AC患者, 同时选取行外科食管切除术的9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AC患者和食管癌组均分别取食管下括约肌(LES)、食管远段(LES上方5 cm)和食管中段(LES上方10 cm)的环形肌组织各1~2块, 常规H-E染色观察并分析两组食管各段肌层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统计学方法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卡方检验等, 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 18例(85.7%)AC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5例(23.8%)AC患者食管肌层每个高倍视野下可见15个以上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癌组均未见明显嗜酸性粒细胞浸润。AC组LES、食管远段和食管中段肌层嗜酸性粒细胞的中位计数均高于食管癌组[分别为4.0个(2.0个, 10.0个)比1.0个(0个, 1.5个), 4.0个(1.0个, 17.0个)比1.0个(0.5个, 1.5个), 6.0个(0.5个, 15.0个)比0个(0个, 1.0个)],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97、2.476、2.504, P均<0.05)。AC组和食管癌组LES、食管远段和食管中段肌层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10、2.543、2.313, P均<0.05)。AC患者LES、食管远段、食管中段肌层嗜酸性粒细胞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 P>0.05)。AC患者不同部位食管肌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年龄、病程均无相关性(r=0.434、0.639, P=0.282、0.088)。结论 AC患者食管肌层广泛分布嗜酸性粒细胞, 可能参与了AC的发病过程。
-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