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针对脊柱微创术中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纳入2019年3月—2020年3月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其中一组为对照组(n=23,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n=23,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不同术式下患者的手术指标、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脊柱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86、40.753、4.756、5.243,P<0.001);观察组腰椎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3,P=0.026);术后疼痛指标比较,术后15、30 d观察组VAS评分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6、8.793,P<0.001);脊柱功能指标比较,术后15、30 d观察组DOI指数评分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3、8.936,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4.34%)低于对照组(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1,P=0.012)。结论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于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减轻疼痛度,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稳定患者的脊柱功能作用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单位
    菏泽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