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纤维蛋白原/清蛋白比值(FAR)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该研究以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于连云港市东海人民医院诊断为胰腺癌并接受一线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FAR、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炎症指标用于预测胰腺癌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单、多变量Cox回归分析FAR、NLR、PLR等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根据FAR、NLR用于预测胰腺癌患者死亡的ROC曲线得出:FAR的最佳临界值为0.08,曲线下面积(AUC)为0.721(95%CI:0.613~0.829);NLR的最佳临界值为2.69,AUC为0.658(95%CI:0.550~0.766)。根据最佳临界值,将106例胰腺癌患者分为高FAR组(>0.08,63例)与低FAR组(≤0.08,43例)。患者高FAR与高CA19-9水平(>200 U/L)、肿瘤侵犯大血管、远处转移有关(P<0.05)。高FA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短于低FAR组(10.0个月vs. 24.0个月),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分析显示,高CA19-9水平、远处转移、高FAR及高NLR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此外,FAR联合NLR用于预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死亡的AUC为0.773(95%CI:0.674~0.871),灵敏度为78.7%,特异度为74.1%。结论 FAR有望成为一项评估接受一线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而FAR联合NLR或许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预后分层。
-
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