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D-二聚体会出现变化,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本文分析探讨D-二聚体的具体变化,并研究在HSP发病中其具体的临床意义和作用机制。方法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所收治的50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并将这些患儿分成非肾炎组和肾炎组,同时还选择30例正常的儿童用于此次研究参照对比。结果这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在发病初期的时候其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提升,相比对正常组的儿童来说有着很大差异(P<0.05),特别是在肾炎组这样的变化最为明显。通过对比恢复期和发病初期,两组HSP患儿的D-二聚体水平都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下降,经过对比之后可知有着很大的差距(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出现高凝状态,在两组中尤其肾炎组所表现的更加明显。经过检测相应指标,过敏性紫癜的病理基础可以详细了解,同时对判断预后和血栓之前状态的诊断十分有利,在临床中也会因此获得抗凝治疗相关的理论依据。
-
单位任县医院